三色配色
之前我們談到MBE風格的配色主要選用橙色、藍色與黃色進行搭配。這里,我們也繼續沿用這一配色方案。
STEP 05
填色的形狀要位于輪廓線下方(即不遮擋輪廓線),并且和輪廓線所形成的各部分輪廓一致,因此,在此我們可以借用輪廓線,將其復制后進行斷線后的錨點重又連接,形成一個封閉形狀后,關閉描邊,并對其進行橙色填充,橙色值為#9dccfb
STEP 06
就按上一步的方式,填充完所有的形狀。形狀的位置與輪廓線形成一定的“錯位”。
STEP 07
高光的位置位于左方,而陰影位于右方,在填充光面與陰影的時候,要做到對此心中有數。在亮的位置再增添一定的反光效果,反光就用白色的線條進行表達。下圖中我們用亮色與陰影來標識。
STEP 08
由于是筆刷(有人說只是普通的刷子),好吧,不管是什么,它能刷出一定色彩。因此,我們為它增加一個筆刷刷過的痕跡。繪制這個筆刷痕跡,先用矩形工具創建一個30*300的矩形,填充色為#3e9bf7。然后再復制一個矩形,將其向右移動30px,不斷復制到8個矩形并列時停止,將其間隔的矩形刪除。
STEP 09
在上一步的矩形之上再增加一個與其寬度相當的矩形,并利用“路徑查找工具”將其合并為一個路徑。合并后,就可以選中錨點適當修飾其矩形條的長短,使其變得更為隨機。調整好以后,選中矩形條的錨點,使直角變為圓角。
STEP 10
利用同樣的方式再繪制一個痕跡,填充色為#d6eafd,更為淺淡的藍色在這里表現了色彩的層次感。
旁白小裝飾
等待形體完成,就可以為其增加裝飾。
STEP 11
就在對MBE風格的特點4里已經列舉了出現的小裝飾,這里我們制作出各種類型的小裝飾,色彩各異,將其點綴于刷子的旁邊。于是最終效果完成。
沒有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前兩天看到一句話叫做“理論是用于解釋行為的,理論并不是用于指導行為的”。設計師的感受應該比較深,看到一個好看想要學習的風格,與其搜刮各類文字詮釋,不如自己動手做一遍,很多屬于自己的問題就浮出水面了。
曾經開始學軟件,師傅對我的要求就是:你要練成當你看到一個畫面,你就知道是如何做到的。從此,我在逛街、看電視……各種日常里形成了這類思考模式。但這樣長久帶來了一個弊端,因為習慣于自己用大腦去“操作”,以至于對著電腦就懶怠了,于是很多簡單的風格被忽略,甚至被輕視。總覺得這些太簡單,不值得動手,總想鉆研點更精深的,最后反而得不償失。
血淚史講完,現在重新改頭換面,那就是:絕不輕易放棄任何可以動手的機會。一條路之所以沒有答案,不是因為你懂得多,而就是恰恰因為你懂得太少,只要動手做,你就會發現問題就一個個現身了。別人經驗理論的價值,只是一個旁觀者,主角仍然是你的手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