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伏特加的廣告,將品牌與各種事物進行了視覺重合
重合各個不同視覺形象的時候,如果我們看到這些視覺形象的總體外形具有一個共同的、統一的輪廓,那么這樣的重合成功了。
格調與紋理
“格調”與“紋”理是由大量重復的單元構成的。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視覺單元的大小或規模,除此之外,它們基本上是一樣的。
這種格調叫做“初夏的楊樹林”
格調是視覺上擴大了的紋理,而紋理則是在視覺上縮減了的格調。因此,在不需要明確區別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同時解釋格調和紋理。
這種紋理叫做“瀕海紅樹林”
當數量很大,以至不能明顯地看出單獨視覺單元時,這種現象就可能發生,比如透過窗戶看到的不遠處的樹林是足夠大的,可以構成一種格調;但是,如果在飛機上俯瞰一整片樹林,恐怕就只能將其作為一種紋理來看了。
閉合
有一種常見的視覺歸類方法基于人類的一種完形心理:把局部形象當作一個整體的形象來感知。這種知覺上的特殊現象,稱之為“閉合”。
簡單的說:“閉合”就是不在視場中展現設計的全貌,而只給關鍵的局部,讓人們通過完形去延伸和理解整體,比如“一葉知秋”
使用了閉合原理的設計總給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間
當然,我們由一個形象的局部而辨認其整體的能力,是建立在我們頭腦中留有對這一形象的整體與部分之間關系的認識的印象這一基礎之上的。
如果某種形象即使在完整情況下我們都不認識,則可以肯定,在其缺乏許多部分時,我們依然不會認識。
如果一個形象缺的部分太多,那么可識別的細節就不足以匯聚成為一個易于認知的整體形象。
而假如一個形象的各局部離得太遠,則知覺上需要補充的部分可能就太多了。
在上述這些情況下,人的習慣知覺就會把各局部完全按其本來面目當作單獨的單元來看待。
小結
格式塔原理是視覺設計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構圖方法,是在格式塔心理學派完形心理學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廣大設計師朋友在參考本文的過程中,應當做到活學活用,而不要被一種理論禁錮。
針對網頁設計的格式塔原理應用國外已經有大量的資料進行闡述,本站正在整理一些基礎資料,日后提供給大家研究。